工作提效:如何解决互联网人效率低下的问题?

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困扰:每天手头上有很多个待办,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在你手上等待处理,而且正在做的工作随时有可能被突如其来的任务打断。于是白天开会、沟通,晚上写代码成了我们的常态。面对日益疲惫的身躯与日渐后移的发际线,路在何方?如果我们能够合理地规划时间,提高工作效率,就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这方面的压力。

协作的困境

要想解决一个问题,首先得分析清楚问题的原因。我们先来想一想,互联网时代团队协作为什么这么难?我们的工作效率为什么这么低下?核心原因有四个:分工细化、任务碎片、随时中断与内心秩序的紊乱。

分工细化

现在互联网时代,分工越来越细致。就连一个简单的需求开发,都涉及产品、交互设计、前端开发、后端开发、测试等多个人员的参与。细致的分工能够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,同时能够保持多任务并行,极大地缩短了任务周期。但同时一个任务,需要多个人配合、紧密协作才能完成,这些协作任务如果沟通不好会严重地影响我们的工作效率。而且只要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,需求都不能如期交付。这就是分工细化的弊端,也是导致工作效率低下的原因之一。

任务碎片

其次,碎片化的任务也对效率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。自从敏捷开发思想被提出之后,很多企业就开始运用这一思想作为项目开发的纲领。可以说它改变了软件行业的协作流程,让小型团队可以摆脱过于笨重的项目计划,让产品设计可以把一个完整的需求切割成 N 次进行迭代,让团队可以快速地完成功能交付。

但敏捷开发同时也带来了一个问题,就是每个任务的颗粒度都比较细,导致任务的碎片化严重。细致的分工加上碎片化的任务,需要我们频繁地沟通与协作,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我们的效率。

随时中断

每天我们每个人手上都有多个碎片化任务需要处理,而这些研发任务需要我们保持高度专注,精力需要高度集中。同时还要应对很多临时的消息或需求,例如系统报警、客户问题、产品咨询,都需要我们及时回复,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是很难保证开发效率的。

线性的内心秩序

农业时代,我们祖先就是单线程工作,长期的单线程工作会让我们习惯于遵从秩序、追求秩序。这种对秩序的追求已经深入到我们的 DNA 中了。另一方面,在我们整个学习生涯中,单一且有序的生活,更加深了这一点,最终让我们习惯于线性的工作秩序。

现在我们每个人都会同时处理多个任务,还有随时被叫停的可能,这是对我们内心单一、线性秩序的一种挑战,如果处理不好很容易导致我们内心秩序的崩塌。多任务并行易产生焦虑的心理,随时中断让我们频繁进行上下文切换,耗费我们心力。

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

上面这四种困境我们在工作中都或多或少地体验过。不管你愿不愿意,都避免不了进入一个多任务并行、随时中断、侵扰我们内心秩序的状态。那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改善这种处境,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呢?我们可以使用“多线程”工作法。

“多线程”工作法

在软件开发中我们都知道,CPU 系统资源非常宝贵,为了提高 CPU 的运作效率,很多操作系统都实现了多线程处理任务的能力。虽然我们的注意力一次只能聚焦于一项任务,但是我们可以将不同的工作任务串联起来,通过穿插的方式同步推进多项任务。具体怎么实现呢?

列出核心任务清单

每天下班前,整理好第二天要完成的核心任务,并标记好任务的难度系数。把时间按半个小时的维度切割成时间段,并根据个人的精力与被中断的情况来评估资源质量。高难度的任务对应高质量的时间资源。低难度的任务对应低质量的时间资源。例如早上 9 点到 10 点,是我们一天中精力最好,并且没人打扰的时间,我们匹配最难的工作;下午 1 点半到 2 点钟的是次好的时间,我们可以安排次要难度的工作。

你可以参考下面的例子,制定自己的任务清单。

任务清单示例

高效率处理中断

接下来我们聊一聊任务突然被打断的应对措施。我们每天在工作时都有可能随时被各种信息、电话、人员打断,严重地扰乱了我们的内心的秩序,影响工作效率。那如何处理这些中断呢?

巧妙地拦截中断:如果确定这个任务非常重要,自己要在某个时间段内专心完成的话,我们可以在办公软件里标注出这一段时间有重要任务需要处理,如果有急事亲自过来找你。这样就能有效地避免任务的中断,让需求人在其他时间来找你。

一次性响应中断:当需求人来找你解决问题时,直奔主题,一次性解决问题,高效响应中断。这个时候,我们首先要问三个问题:当前有什么问题,需要我来做什么,要达到什么效果?根据这个思路我们能够快速地定位问题、沟通问题并解决问题。要确保能真正地解决问题,不然会再次被同一个问题打断,这种持续的“拉锯战”非常消耗我们的精力。

合理利用中断:当我们工作已经被别人打断了,处理完他人的问题之后。我们可以顺势利用这个时间停下来休息一下,想一想今天的计划是否在按原计划进行,有没有遗漏掉重要的信息或需求。要学会搭便车让我们自己放松下,利用这一时间段思考一下一会儿需要做的事,然后一起处理掉。

现在你知道怎么用多线程工作法来处理问题了吧!除了多线程工作法,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些沟通协作的方法来提高工作效率。

高效沟通

在一个分工细化、任务碎片、需要高频协作的工作环境里,如果沟通不畅就很容易产生信息差,高效的信息传递直接决定了工作的效率。那如何进行高效的沟通呢?我们可以利用扩大共识区、缩小盲区来达到高效沟通的目的。

乔哈里窗模型

扩大共识区、缩小共同的盲区

多说我们:我们沟通时,要多说我们,少说你。别小看这小小的语言变化,使用“我们”会让团队内部的凝聚力和目标感更强,各方协作的动力更足、更加专注。另外这种表达方式也能让我们更有安全感,感觉始终是我们共同在解决问题,而不是把问题抛给了一个人。这样不至于让对方感觉自己处在一个孤立无援的状态。

多听建议:在沟通的过程中,我们多停下来问一下伙伴们的意见,检查一下我们是否达到认知上的同步。通过意见,我们可以了解伙伴对内容的理解,另一方面也可以从对方的视角来重新看待问题。

拓展信息流通渠道:现在的社交媒体功能丰富、齐全,我们完全可以利用好这些工具,比如说为任务拉群建组,添加相关的伙伴,直接在群里分配任务、同步进度、发布公告等,比一个一个地去通知更有效率。并且重要的消息我们可以通过这些沟通渠道多次通知,确认信息对齐。这样做的另一个好处是容易找到相关人员,直接对接,避免了多方的参与。

缩小对方盲区

交代背景:在我们向同事同步信息时,需要讲清楚任务产生的背景,比如客户的业务场景是什么、业务诉求是什么、为什么这么设计等等。让合作的同事能够清晰地了解任务的来龙去脉,以及自己要做的事情。

敲重点:同步信息的时候,用明确的字眼表达接下来讲的内容很重要,网络环境下的通知或公告我们可以用比较显眼的字体去显示;在面对面的场景下,我们可以通过提高音量、重复、与对方确认等形式来表述重点信息。就像我们经常在通知中看到 deadline 那一行字总是红色加粗字体一样。

缩小自身盲区

认真倾听:有的时候我们并不知道自己正处在信息盲区中,我们以为自己已经知道了事情的全貌,这样的错觉很容易使自己在沟通过程中忽略掉重要的信息,最终导致重复沟通,甚至在自己负责的环节中出错,这都是“盲区”导致的。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在沟通时保持专注,认真地倾听并记录,然后遇到不懂的及时在这个专属时间段去问、去解决。

多问为什么:在我们和其他伙伴沟通任务的时候,伙伴们会直接告诉我们要怎么做。这个时候我们要多问一个为什么,为什么要这么做?客户真实的业务场景与业务诉求是什么?我们了解了事情的源头才能更好地理解任务,避免因为沟通问题导致后面的返工。

主动确认:在沟通完以后,我们可以多问一句还需要我做什么。一次性地把待解决的问题沟通完,这样也有助于我们去安排自己的任务列表。另外,在沟通完毕后,我们可以主动做一个确认小结。再次明确我们这次的任务内容、我们需要在任务中扮演的角色以及时间节点。养成主动确认的习惯,不仅能够让我们在工作中少走弯路,而且很容易与团队的伙伴建立起心理契约,一个靠谱的人做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更容易些。

持续学习

处理一个任务所消耗的时间与能量与我们自身的能力是息息相关的。如果我们能力超过了任务的复杂度,我们处理任务消耗的时长与能量都比较小,做起来就会游刃有余。如果我们自身的专业能力远小于任务的复杂度、难度,我们处理任务所消耗的时长与心力会非常大,所以我们要学会评估任务与自身能力之间的差距,就像我们前面一讲《深度学习:让我们像机器一样学习》提到的那样,找到自己能够胜任的部分。

除此之外,更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要花时间学习,提升我们的专业能力。你对业务的熟练程度,能够决定你完成任务需要花费的时间。我们今天处理一个复杂任务可能需要 3 个小时,通过不断地学习、练习,之后同样难度的任务,我们处理起来也许就只要 15 分钟。

今天我们从时代发展的趋势出发,探讨了互联网时代工作的困境。目前更加细致化的分工需要多人协作才能一起完成任务。敏捷开发虽然提高了开发效率,但同时也导致任务碎片化严重,我们一边有多个任务需要处理,一边还要面对各种突发情况。这严重侵扰了我们原本线性的内心秩序。

针对这一现状,我给出了几种解决方法:一是多线程工作法,通过提前做计划、区分任务的难度系数、划分时间资源,在高质量的时间里,执行核心的任务。面对各种突如其来的中断,我们可以巧妙地拦截,高效地响应,合理地利用。第二个方法就是提高沟通的效率,保持各个协作方之间信息通畅、步调统一,这样做能让我们少走弯路,直达目标。最后,从自身出发,坚持学习,提高自身的能力,也是提高工作效率中非常必要的一环。

那听我说了这么多,你也试一下吧!

免费资料
另外,我还给大家准备了一套特别全的「AI 大模型学习资料包」,首次免费送给大家(买不买课都送)!
✅ AI 大模型学习路线图(2025 版)
✅ GeekAGI 知识库:DeepSeek、AI Agent 、MCP、AI 工具和框架、AI 提效案例
✅ AI 大模型面试题 300 道
✅ 26 套 AI 大模型行业研究报告
✅ 50+ AI 大模型必读电子书
 

👇👇扫码免费领取全部内容👇👇

 资料详细内容如下
福利 1:AI 学习路线图(2025版)
2025 年入门 AI 大模型该学什么,有这张图就够了!

福利 2:GeekGI 知识库
DeepSeek 知识库
AI Agent 知识库
1200+ AI 工具和框架
MJ、SD 等 AI 应用的一条龙教程
AI 经典开源项目、工作提效 / 副业变现案例

福利 3:AI 大模型面试题 300 道
包括字节、腾讯等一线大厂的 AI 岗面经分享、LLMs、Transformer、RAG、Agent 面试真题…
福利 4:24 套技术大会 2025 年案例 PPT

👇👇扫码免费领取全部内容👇👇

评论
添加红包

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

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

红包金额最低5元

当前余额3.43前往充值 >
需支付:10.00
成就一亿技术人!
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
hope_wisdom
发出的红包
实付
使用余额支付
点击重新获取
扫码支付
钱包余额 0

抵扣说明:

1.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,按照1: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。
2.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,可以购买VIP、付费专栏及课程。

余额充值